芒種・24節氣養生|容易心浮氣躁的夏季,飲食需兼顧補水安神
芒種通常落在每年陽曆的6/6-6/7,此時梅雨季進入尾聲,但午後雷陣雨仍然會在我們身邊喔!因為環境和身體仍然充滿濕氣,天氣炎熱也造成心火旺及難入睡,保養要從顧脾胃下手,搭配排濕、補水、寧心靜氣的食材,讓夏季也能好入眠,身體免疫力隨之提升!
芒種通常落在每年陽曆的6/6-6/7,此時梅雨季進入尾聲,但午後雷陣雨仍然會在我們身邊喔!因為環境和身體仍然充滿濕氣,天氣炎熱也造成心火旺及難入睡,保養要從顧脾胃下手,搭配排濕、補水、寧心靜氣的食材,讓夏季也能好入眠,身體免疫力隨之提升!
俗話說:「雨生五穀」,穀雨期間雨量漸漸增多,正是適合穀類植物生長的節氣。此時環境的潮濕容易影響人體健康,應以「袪濕健脾」、「補血益氣」為原則飲食,避免水腫、精神沈重易倦、體內虛寒等問題。這篇文章推薦5種食材、1個簡單食譜,教你在穀雨時節輕鬆食養,提高體質迎接夏季!
清明時節乍暖還寒,梅雨也讓濕氣攀升。從中醫的觀點來說,正是風邪與濕邪容易侵擾人體的時候,容易產生風濕性關節炎、過敏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脾胃消化差、疲倦無力、水腫頭暈等症狀。該如何透過日常飲食保養呢?清明必學排濕食材、降低過節潤餅熱量的秘訣,攏佇遮!
春分之後,氣候變得更加溫暖奔放、潮濕多雨!從中醫的觀點來說,也宣告著春天日益生發的陽氣逐漸超越陰氣;此時,人體受外在環境影響,卻特別容易陰陽失調、血液循環塞車。春分時節,該怎麼透過飲食做日常保養呢?
驚蟄是春天的第三個節氣,通常落在3/5-3/6,意思是春雷乍響,冬眠的昆蟲被春雷驚醒後,離開蟄伏了一個冬季的土壤,也預告著春雨季節的到來。順應著大地更為升發的陽氣,此時該如何飲食、調養身心?本篇文章將建議幾種適合的飲食幫助提升免疫力、增強體質,在初春就為身體健康打下良好基礎!
春天氣候回暖,萬物萌生,應該是能夠舒服睡覺的季節,卻怎麼睡也睡不飽...甚至做事沒勁、狂打瞌睡?!其實,二月上班遲到不是你的錯,只要順應萬物陽氣生發的春季,做好祛濕益氣、護肝養陽的保健,趕在下個月前調好身體,必能帶著精緻妝容從容打卡!
一年最冷的節氣,是「小寒」不是「大寒」唷!這個時候,容易因為陰邪入侵,而造成感冒、手腳冰冷,因此顧好腎,養好身體的太陽,才能抵禦外面的寒冷。養腎,可以從食物方面著手,吃黑色食物可以入腎,生活方面也可以多曬曬太陽。另外,冬至後的三個九天,也可以詢問中醫師,是否能以三九貼,調理虛寒體質唷!
冬至大家最先想到的總是吃湯圓,然而冬至進補也非常重要,把握冬至後這段時間,好好調養身體,養出健康好體力,可以攝取黑色食物補腎。腎養好了,身體自然好,也不容易感冒。而傳統習俗的吃湯圓,也可以用天然的食材作為湯底,降低攝取的熱量。
大雪節氣,應該要趁此時養腎,可以選擇黑色食物補腎,幫助身體補充精氣,才不會怕冷。同時天氣變涼,也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,適量吃一些辛香料,以及著重頭部、腹部、足部的保暖,能有助於緩解天冷帶來的不適。